江桥“议事厅”:40张表决票背后的民主全链条

攸县新闻网wap端 · 江桥街道
2025-07-31

近日,江桥街道办事处会场内,40位居民议事员手中的表决票,承载着沉甸甸的民意。江桥街道居民议事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议在这里举行。从制度设计、人员推选到民生实事票决,一条完整的基层民主链条清晰铺展,标志着这片土地在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中迈出了新的一步。

“四梁八柱”撑起街道议事厅

没有本级人大代表、不召开人大会,曾是街道民主实践的“空白点”。今年,在湖南省委、省人大“三会三文”精神指引下,攸县人大常委会出台专项指导意见,为街道民主实践铺设了“轨道”。

江桥街道闻令而动,迅速成立由街道党工委书记担任组长的筹建工作领导小组,将建立居民议事制度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高位推进。

“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和保障。”街道党工委、人大工委聚焦议事关键环节,构建起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。依据县指导意见,街道制定了《江桥街道居民议事制度实施办法(试行)》,明确议事会的职能定位、成员构成与运行规则。同步配套出台《小组活动制度》《意见建议交办制度》《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制实施意见》等多项操作细则,形成“1+N”制度保障网,为街道层面的民主协商与监督搭建起坚实的“四梁八柱”。

“三上三下”精选40位议事员

制度是骨架,议事员则是血肉。如何选出一支真正代表民意、有能力议事的队伍?江桥街道下足功夫。

“广泛性”和“代表性”是核心原则。40名议事员构成多元:既有来自村(社区)的干部、企事业单位代表,更有占比超过三分之一的普通居民代表和社会贤达。女性代表占四分之一,非中共党员占有一定比例,专业技术人才也被吸纳其中。这支队伍扎根于江桥各个角落,熟悉街情民意。

选聘过程严格规范。街道党工委和人大工委中的5名议事员由党政联席会议推荐产生。其余35名议事员则通过党组织推荐或“居民十人联名推荐”产生,经资格审查、党政联席会议审定并公示5天,层层把关,确保公平公正,严把“入口关”。议事员职责明确:不仅要参加会议、审议报告、票决民生实事,更要深入群众收集反映民意,履行监督职责。

“民生清单”交由群众拍板

居民议事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议召开当天,江桥街道会场内“想大事、议大事、定大事”的氛围热烈。

授聘仪式结束后,议事会成员肩负重托投入各项议程。先是听取街道办事处和人大工委工作报告,把握街道发展全局;而后展开分组讨论,迸发智慧火花。议事厅内,围绕发展大计与民生候选项目的讨论声此起彼伏。“项目是否普惠?”“资金能否保障?”“说得再好,关键是要落地”……提问直击要害,建议务实中肯。列席的街道负责人现场一一坦诚回应。

最后的核心环节是民生实事票决。在充分审议4个候选项目后,议事会成员慎重落笔,最终投票确定了3项年度重点民生实事项目。从酝酿、讨论到票决,流程严谨规范,民意在会场内充分激荡。

“闭环机制”促民意落地生根

​人大街道工委主任表示:“以往常有人问,街道为何不开人大会?如今建立居民议事制度,极大畅通了民意表达渠道,让更接地气的建议能直达会场。”此次票决产生的三件民生实事,直指群众关切的农田水利、交通出行和老旧小区改造领域。

为确保议事成果“掷地有声”,人大街道工委将其列为年度监督重点,计划通过组织视察、专题听取报告、开展满意度测评等方式全程跟踪问效。针对会议收集的16条意见建议,实行“收集—审查—交办—反馈”闭环管理,要求承办单位3个月内答复,复杂事项最迟不超过6个月。后续还将组织议事会成员对项目完成情况开展满意度测评。

从40张表决票出发,一条集民智、议民生、督民事的民主全链条在江桥街道开始高效运转。这间开在街道的“议事厅”,大门已然敞开,相信更多关乎万家灯火的答案,会从这里酝酿生长。

责编:文维

来源:攸县融媒体中心
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